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要文 > 正文

范蠡生平事迹及其淅川故里考

2023-08-21 16:30:43 来源:南阳网

范蠡生平事迹及其淅川故里考

范蠡生平

范蠡(公元前536年—公元前448年),字少伯,又名鸱夷子皮,号陶朱公,春秋时期楚国三户(今河南淅川县寺湾镇高湾村)人,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。


(资料图)

范蠡早年居楚时,人称范伯。后出楚奔越,任越国大夫、上将军,辅佐勾践灭吴,使勾践成为“春秋五霸”之一。范蠡功成身退,北上经商致富,并散财为民,被百姓奉为“文财神”,被后人尊为“商圣”,世代供奉祭祀,并被视为淅川顺阳范氏先祖。

范蠡事迹

范蠡的事迹见于司马迁的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

“范蠡事越王勾践,既苦身戮力,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,竟灭吴,报会稽之耻,北渡兵於淮以临齐、晋,号令中国,以尊周室,勾践以霸,而范蠡称上将军。还反国,范蠡以为大名之下,难以久居,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,为书辞勾践曰……范蠡浮海出齐,变姓名,自谓鸱夷子皮,耕于海畔,父子治产。居无几何,致产数十万……故范蠡三徙,成名于天下,非苟去而已,所止必成名。卒老死于陶,故世传曰陶朱公。”

左丘明在其《国语·越语下》中,详细记载了范蠡与越王勾践谋伐吴国的八条对策言论,分别为“范蠡进谏勾践持盈定倾节事”篇、“范蠡劝勾践无蚤图吴”篇、“范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”篇、“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”篇、“范蠡谓人事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”篇、“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”篇、“范蠡谏勾践勿许吴成卒灭吴”篇、“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”篇。前七篇多为治国和兵法、外交谋略。最后一篇记载范蠡功成身退经过,并记载越王勾践命令工匠用上等黄金为范蠡铸像且亲自朝拜,又命令越国大夫每隔十日朝拜范蠡像,还把会稽周围三百里作为范蠡封地,不得侵犯。可见,对范蠡的祭祀早在越王勾践时期就已有之。

淅川三户城遗址是范蠡故里

三户城,又名三户亭。

较早提到三户的是司马迁的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秦灭六国,楚最无罪。自怀王入秦不反,楚人怜之至今,故楚南公曰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
无三姓,岂有三户?楚三户最早的起源当与楚设三闾大夫一职有关。祖籍淅川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任三闾大夫。《离骚序》曰:“三闾之职,掌王族三姓,曰昭、屈、景,序其族谱,率其贤良,以厉国士。”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记载,早期的楚人“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,并最终能问鼎中原,也必定与楚国贵族三姓的付出有关。

楚三户城(或三户亭)必在楚国始都丹阳(清华简《楚居》记为夷屯等)左近。为楚国早期都城350余年的丹阳在淅川岵山下、丹江与老鹳河交汇处,这是国内文化界、考古界定论(可参见徐少华、尹弘兵著,201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楚都丹阳探索》)。三户、三户城何时设立,当不会晚于楚国熊氏芈姓在淅川丹阳从披荆斩棘,到站稳脚跟,到人口繁衍,日渐强盛,王族三姓昭、屈、景产生之时。以地望论,先楚诸君为昭、屈、景三姓另设一城,育贤良、厉国士、图问鼎,也必在丹阳左近。

综合信史、方志记载,以及文物考古和民间传说,楚三户遗址在淅川县境内。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(1982年,中国地图出版社)第一册第29—30页收《春秋楚吴越》地图,该地图明确标注,楚三户城在淅川县丹江和淇河交汇处(今淅川县寺湾镇境高湾村)。其遗址北倚长岭,南向丹江、淇河交汇处。岭上有楚墓群,岭左崖畔有老君洞。

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纂修的《内乡县志·人物》卷第一条即:“范蠡,字少伯,楚三户人。”条下注解为:“见《史记注》,杜预《左传注》曰,三户,今丹水县北三户亭。《括地志》曰,丹水故城在内乡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

《淅川县志·文物古迹》(1990年,河南人民出版社)明确记载:“丹水县城,位于今(淅川)大石桥乡柳家泉附近。秦昭襄王三十五年(公元前272年)置丹县于楚三户(即古鄀都商密),旋改为丹水县,属南阳郡。”“三户亭,鄀都商密城址……战国后期属秦,遂改三户为三户亭,属商於邑。东汉桓帝时封河洵孝王子博为三户侯,即此。”古鄀国都城商密,“位于今大石桥乡柳家泉附近,春秋前期为鄀国都城,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为楚三户。战国后期属秦,名三户亭,属商於。”

于慧珍编著《历代名人咏淅川》(2002年,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)183页注解三户亭:“秦乡以下行政机构,10里为一亭,10亭为一乡。战国后期,秦于原楚之三户置亭,故名。”

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淅川知县郭治编修、咸丰八年抚民同知王官亮重刊的《淅川县志》所附地图,标明三户城在淅川境内;咸丰十年(1860年)淅川厅抚民同知徐光第纂修的《淅川厅志》、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纂修的《淅川直隶厅乡土志》(1976年,台湾成文出版社)也记载,三户城在淅川境内。

因明成化六年前,内乡县曾辖淅川,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纂修的《内乡县志》也有关于范蠡及淅川顺阳范氏名流范晔、范缜的记载。该志《人物》卷第一条即:“范蠡,字少伯,楚三户人。”条下注解为:“见《史记》注,杜预《左传注》曰,三户,今丹水县北三户亭。《括地志》曰,丹水故城在内乡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”内乡县西南一百二十里,正是今淅川境。

与此记载互为佐证的,还有康熙三十三年(1694年),古虞(山西平陆)人、知南阳府事加一级朱璘纂辑的《南阳府志》。《南阳府志·卷之五·人物志》卷首写到范蠡后特加了按语:“按《史记注》,范蠡,楚三户人。《一统志》:三户城在内乡县西南。”

范蠡为淅川顺阳范氏先祖

淅川自楚、秦设县,到清中后期升格为厅、直隶厅,到民国二年复为淅川县,历史悠久,人文鼎盛,不曾断绝。

现在能查到的淅川志书有:

康熙二十八年(1689年)淅川知县、江西吉安县人郭治编修,康熙二十九年刊,咸丰八年(1858年)淅川知县、浙江会稽人王官亮重刊的《淅川县志》;

咸丰九年(1859年)淅川知县、浙江会稽人王官亮纂修的《淅川县志》;

咸丰十年(1860年)淅川厅抚民同知徐光第纂修的《淅川厅志》;

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纂修、北京图书馆藏、1976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《淅川直隶厅乡土志》;

淅川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、199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淅川县志》等。

这些志书均写到范蠡及其后裔。如咸丰八年(1858年)淅川知县、浙江会稽人王官亮在重刊的《淅川县志·序》中写到越国大夫范蠡和《后汉书》作者范晔,并明确其出生地:

“……必有峰峦之异,潆洄之神,钟毓之人,吾乡(淅川)至今称范大夫不辍。尝读《后汉书》,见蔚宗(范晔)史材,而知泰(范泰)、宁(范宁)辈之训其后裔……此二大家,皆产自顺阳(淅川县李官桥镇、埠口街一带,今淅川香花镇、仓房镇之间,上世纪70年代初没入丹江口水库)。范冢今犹在淅川之境内。”

范蠡及其后代当先居于淅川三户城。随着公元前312年爆发秦楚丹阳之战、蓝田之战,大败后的楚国彻底失去商於之地和三户城,其后裔必定沿丹江而下,迁至顺阳川,并繁衍生息,成为淅川望族。

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纂修、北京图书馆藏、1976年台湾成文出版社出版的《淅川直隶厅乡土志·氏族录》记载了范氏源流:

“淅川自古颇多名望……范氏,春秋时,范蠡仕越,为大夫。自是以降,代有达人,六朝最为鼎盛。今其后裔,内乡、淅川所在皆有,然多式微矣。”

接着记录了与范蠡有关的两个姓氏:“鸱夷氏,范蠡更号鸱夷子皮,今境内无此姓;计氏,春秋时有计然,为范蠡师,本姓辛,其先晋亡公子也。今学堂肄业者,尚有此姓。”

淅川顺阳范氏代有人杰。咸丰十年(1860年)淅川厅抚民同知徐光第纂修的《淅川厅志·人物志》记载了包括范蠡在内的淅川顺阳范氏名人:

“周(朝),范蠡,《史记》注云,楚三户人。三户城即今城南淤(於)村保。”

“晋(朝),范晷,字彦长,顺阳人。元康初为河内郡丞。”后历任侍御史、太守、左将军。

“晋(朝),范广,字仲将,晷之子。”曾任堂邑令。

“晋(朝),范汪,字元平……博学多通,善谈名理。”历任东阳太守和徐、兖二州刺史,著有《荆州记》。

“晋(朝),范宁,字武子。少笃学,多所通览。”历任余杭令、临淮太守、豫章太守,著有《集解春秋谷梁氏》。

“晋(朝),范宏之,字长文,汪之孙。”袭爵武兴侯,曾任余杭令。

“刘宋(朝),范泰,字伯伦,顺阳人也,祖汪父宁。”历任东阳太守、侍中、左光禄大夫。

“刘宋(朝),范晔,字蔚宗,泰四子。少好学,博涉经史,善为文章,兼能隶书,晓音律。召为秘书丞,左迁,不得志,乃删众家《后汉书》,著为一家之作,与班固前史(《汉书》)相辉映。”

其他顺阳俊杰尚有刘宋范璩,后齐尚书左丞范缜(著有《无神论》),后梁范云,后周范迪,唐宪宗进士、曾任集贤殿校书郎、监察御史、宣歙观察使、光禄卿、诗人范传正,唐善书赋的范允祖,等等。

北宋范仲淹知邓州时,曾踏访淅川顺阳及香严寺,并赋诗“白崖山下古禅刹”为记。

正是因为有了范蠡这样的人生典范,历代范氏才迭有俊杰。

作者吴元成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、南阳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淅川县范蠡研究会名誉会长

标签:

<  上一篇

北京将加强互联网诊疗监管,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,阿里健康、京东健康:没有此业务

下一篇 >

最后一页